公司新闻News
“我觉得这是我该做的”——访谈矿冶公司高炉作业区3#高炉炉长范得忠
题记:有这样一个人,他不在镁光灯的照耀下,也没有百万粉丝的吹捧,但在这座钢城中,在深化改革的大战场,他的付出融入了沸腾的3#高炉,更走进了3#高炉每位职工的心田,成为照耀钢城的璀璨群星中亮丽的一颗。他就是以永不服输的精神,带领着3#高炉干部职工在深化改革扭亏脱困的道路上践行着对企业负责的忠诚担当,践行着初心与使命的——矿冶公司高炉作业区3#高炉炉长范得忠。
记者在3#高炉见到范得忠的时候,他正在忙碌中,从热风炉到炉顶上料系统,他边走边看,一边询问着岗位工夜班生产的情况,一边做着详细的记录,同时做好当天的工作安排和工作重点及注意事项。与约定的时间已经过去半个小时,他才擦拭着脸上的汗水匆匆向记者走来,满是歉意的语气:“让您久等了,每天不走上一圈,心里不踏实。”边说边和记者走进了高炉主控室。
其实在公司会议等好多个场合,记者早就听过范得忠的大名。想象中这样的人应该是一眼看去冲锋陷阵、叱咤风云、类似《亮剑》里的李云龙那样的人,但初见范得忠,一身蓝色的工作服,身材不高、面色白净、一副文质彬彬的样子,说话的时候有点害羞,不善言辞,看起来就像个刚毕业的学生。从2005年开始,范得忠就一直和高炉在一起,用他自己的话说:“从走近高炉那一瞬间,我就有种预感, 未来的人生和职业规划都和这里有关。”
和范得忠的沟通一开始并不算顺畅,记者精心准备的很多问题都被他用很简短的回答轻松带过,并且偶尔走神,目光总是不由自主的飘向高炉主控的操作电脑。因为了解到范得忠是个做事认真负责的人,记者知道他并不是敷衍我,看他心思还在高炉操作上,只能有些无奈地让他先去忙工作。
直到中午休息的时候,范得忠才算安心的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说话语速不快,但条理清晰、妙语频出。他告诉记者,他在高炉的十四年工作生涯中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在操作岗位时的学习阶段,一个是走上管理岗位的历练阶段。
刚进炼铁的时候,范得忠很是不适应。工作场所无处不在的热浪、作息时间的不规律和高负荷的劳动强度,他不仅身体疲惫,自己能支配的闲暇时光更是少得可怜。范得忠回忆到:“和我一起进厂的大学生,很多人听说要三班倒就放弃了,我刚开始也犹豫不决,但沉下心来想自己已经走进了社会,应该要有所担当,有所贡献。年轻不怕辛苦,青春理当历练。”过了倒班这一关,还要克服高温、烟尘、噪音的工作环境,“12小时,不仅仅是在炼铁,更是在练人,它磨练了我的意志。”范得忠感谢那段时光使他在性格上得以成长。他把自己当成一张白纸,一点点记录着自己对炼铁的心得和热爱,积极学习着每一项技能。范得忠说:“那时候,师傅教我遇到一个问题就讲一个问题,我就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记下来,我觉得要学好炼铁技术,就必须把学到的经验归纳总结,摸透原理做到举一反三。我给自己定了一个很实际的目标,就是做好每一件自己能做好的事情,把每一项工作都当作自己历练和提升的机会,把工作做的好一点,再好一点。”
在与高炉相伴的日日夜夜里,范得忠凭借着认真、负责、好学的品质,一步步走到了炉长的岗位。上任伊始,面对炉况长期不顺的困境,他知道急不得,要从根本上改变高炉运行不顺,还要从制度上改革,改变对高炉运行每个领导都要“说两句”的现状,坚持推行一种思路,来保障高炉顺行。公司深化改革给了范得忠改变高炉炉况的机会,“当我知道公司实行炉长负责制的时候特别兴奋,因为我等的机会终于出现了,以前领导执行的高炉生产方案不能说不对,但操作方针太多,而且不能长期执行,只要高炉有波动,操作方针就会被否定,一直调整操作方针导致高炉长期不稳定。炉长负责制让我能够结合高炉现状,按照自己的思路制定操作方针,保障高炉长期稳定顺行。”当上炉长的范得忠更加努力地工作,他严抓各项技术指标,把控每一炉铁水生产的各个环节,进一步明确了工艺调整思路,通过优化高炉操作制度,提升炉况对低品质原燃料条件的适应性,确保高炉实现经济稳定运行。同时,他制订并实施了缩小风口面积优化布料方式的工艺技术方案,有效地提升了炉况稳定性,铁水产量和高炉燃料比等指标得到显著改善。

在调整炉内操作思路的基础上,范得忠严抓生产组织管理,对不能适应当前生产条件的习惯性操作和生产组织方式进行了变革,进一步加强原燃料质量管理。他要求三大班工长加强与技术室、原料作业区等外围单位的协调沟通,针对原燃料质量问题提前落实应对措施,将原燃料质量问题造成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为了进一步夯实管理基础,范得忠深入推进操作标准化,狠抓工长能力提升,成立攻关小组,组织工长瞄准制约高炉稳定运行的难题积极开展攻关,为高炉各项经济技术指标持续优化筑牢根基。“他确实有一套,就说他对高炉实施的那些措施,立竿见影,有效推动了高炉生产工作的高效稳步发展,3#高炉才形成稳定、高效、低耗、科学的生产组织模式,今年5月,我们3#高炉的产量打破公司历史最高水平,他带领我们创造了历史。”在采访的过程中,范得忠的同事这样评价他。
坦白说,记者的这场访谈并不算成功,没有达到希望的效果。范得忠说的最多的就是高炉工作,对于他的生活和付出,却总是回避的。在整理近三个多小时的录音谈话时,记者发现了这样一句话,似乎能诠释出他为何这样努力。
“人活在世上,总要做点什么,跟高炉打了这么长时间交道,我不会干别的,只能在高炉上体现我的价值,何况我还是名党员,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公司,我觉得这些是我该做的。”